数字人民币的思考

数字货币的可溯源性,使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场景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。每一个数字货币都可以全程溯源,构成完整的交易链条。从而为在扶贫资金、定向扶持贷款、企业贷款等场景中的资金流向管控方面提供了可以实现的技术支持。

这些场景都需要指定货币的使用方向,不得将贷款资金流入非特定的领域。传统纸币情况下,虽然可以通过银行账户监管,做到一定的资金流向监督,但是并不能做好资金使用的溯源,随着交易层级的上升,监管的难度越来越大。

数字货币的可编程性,还可以实现货币生命周期的自主管理,从而将传统经济下行周期时,市场多余货币的回收工作更加高效可控。

目前的信用货币的发行就是以政府信用为背书的,本质上就是政府以未来的税收作为抵押,发行的货币。在货币发行的时候,记为财政赤字,当货币回收回来,赤字抵消了,货币就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的循环。因此,整个经济体系,央行和财税是不可分割的。但如果货币具有编程能力,这个模型就可以适当简化。比如,让货币在流通过程中,受程序控制的逐渐减少,自动回笼(类似以太币一样,每次流动都会燃烧掉一定的Gas,这本质上就是一种货币的回笼机制)。这样,财税部门在货币回笼中的作用就可以简化掉,只要央行自己就可以控制整个货币的发行和回笼了。不但如此,可编程货币还具有更加强大的功能。当货币的全寿命周期(发行、流通、回笼)都被能够被程序所控制,即使这个货币是运行在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上,也能成为被控制程度很高的价值流通介质。

数字货币,一个看起来很美的交易介质。全程的可控,可溯源,让交易真正透明化,但是绝对的透明化的社会,真的是否真的是好事,还有待时间的解答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